每日一曲,从日常的编辑推荐中再次精选而出,是街声给每一首好作品的至高激赏与鼓励。
◌ 《森林的终点是海》聆听使用说明书 ◌ 〔 壹、戴上耳机,开始播放。〕 ❝ 你将会听见: …… 树冠骚莎、海岸潮汐 …… 我们汇流的眼泪,漫成星星。
年轮转啊转,终于轮到我们长大了
强势回归引爆华语说唱热潮,新歌《里长Bro》MV同步登场
19:30.厦门市 厦门集美嘉庚体育馆
19:30.北京市 首都体育馆
达人首选,由街声聘请隐于音乐场景中的音乐人、电台DJ、乐评人写下作品的聆听评论或推荐心得,欣赏作品之余不妨一读达人们的观点,或许会启发你对歌曲的不同想像。
看标题感觉是某体育品牌的广告歌(笑)。这首嘻哈没有落入标签化的跑车钞票的内容俗套,其实仔细品读歌词还挺积极向上的。此外从音乐上也没落入如今流行的Trap俗套,适量地加入EDM元素(多了的话也太荤俗,你懂的),擅用drop的话现场会很有煽动力。听不懂粤语?没关系,街声上有歌词——》
上海难得一支可以被提起的乐队顶楼马戏团解散,里面剩下些成员就组了这支反狗,居然是后谣乐队。实在忍不住想起那个梗:“主唱死了,我们可以玩后摇了”……没有特别复杂的乐器,在鼓和扫弦之中,人声离得很远,构成了一种粗犷的阴冷末日感。再见,没有明天。
当今独立乐坛是不是太娘娘腔了?不爱听跟合成器有关的一切时髦声响?或许点开这首歌会给你点慰藉。开头的布鲁斯口琴恍惚间以为是根源民谣风,然而鼓手四下牛铃敲击之后,你便会想起听的第一盘摇滚打口带。我猜,是 Guns N' Roses? 从主唱声线,到吉他 lick,不速之客带我们回到流行金属的黄金回忆中。
何大河总有种超越其年龄的沉稳与洞察力,听他在这首《过那桥》里一字一句认真的吐字,讲述着乱世中长久而专一的等待时,我信了。后来在电台节目里和他聊天,才发现其音乐真的如其人,他的那种成熟(或者说早熟)绝不是表演出来的。做民谣者如今已成风气,在何大河的音乐中我却读不出一丝心机。
蓝蓝的喃喃念白,让《姥姥》的气场变得不一样了起来。早逝的姥姥对李剑青而言,只是记忆里模糊的存在,以及墙上挂的黑白遗照。后来剑青辗转从母亲口中得知,姥姥曾经背着他去搓麻绳、瘸几条街糊纸盒……姥姥说,剑青是高山得水,路边的贱青;而刘若英说,贱青在哪儿都能活得好好的,绿绿滋滋。终于,贱青为姥姥写了一首诗。
作为一个追着看了三场“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的李宗盛粉,算是最早知道李剑青的一批人,了解他的创作才华,也了解他的唱做念打,一直奇怪于为何几年过去,他依然悄无声息,直到这张《仍是异乡人》出街,意料之内的惊喜,应该是最贴切的表达了。这首《出城》,承载了他作曲上的天分,和传承下来的人文表达,久听不厌。
- By 不具名街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