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曲,从日常的编辑推荐中再次精选而出,是街声给每一首好作品的至高激赏与鼓励。
“……或者它(花)的产生是为了贴近你的心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 没有人能为你解答存在的意义。除了欲望与生存的本能,又有什么在驱动你? 亦或是,我们只是在寻求各种未曾有过的体验? 我们都在自己的海
当心跳盖过噪音,便是自我浮现的时刻。
单曲循环的歌,最初就诞生在那个属于音乐人自己的房间。
20:00.南宁 候朋现场HOPELIVE(中山路万象汇店)
20:00.贵阳 KaiLivehouse
19:30.厦门市 厦门集美嘉庚体育馆
19:30.北京市 首都体育馆
20:00.武汉 VOX LIVEHOUSE
20:00.长沙 VOX LIVEHOUSE
20:00.南京 1701 Live House Max
达人首选,由街声聘请隐于音乐场景中的音乐人、电台DJ、乐评人写下作品的聆听评论或推荐心得,欣赏作品之余不妨一读达人们的观点,或许会启发你对歌曲的不同想像。
因一首《我还年轻我还年轻》而名声大震的老王乐队,主唱唱腔非常北方。但他们,还真就土生土长于台湾。EP名《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源自论语,而“老王”则源自网络。借用“隔壁家老王”这个梗的讽刺精神,暗喻他们作品针砭时弊的深度:这首抨击教育的歌曲,以枯燥的反复让人精神一振:这就是中文的《迷墙》!
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总是试图在世上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形状”。偏偏受世俗所限,总有人希望把我们套进所谓的固有成功模式,变成别人的“形状”。对于这种没法解决的莫名愤怒,我在柯泯薰的歌里,找到了出口。“我想要自由,自由的形状呢?我们的自由,自己捏塑着!”但愿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形状”。
去年才发行首张EP《都市病》的台湾乐团Yellow,主唱及词曲人黄宣以Jazz、Funk和Soul为底,加之看似随性实则精细的唱腔使他们的作品有一点点焦虑和许多现代感的Groove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音乐的“国际化”和“现代感”,恰好是这个世界每一处城市差距越来越小“都市病”如流感般蔓延的现状侧写
失眠天文台真是一支神奇的乐队,几首歌风格可以有如此迥异的差别,特别跳跃的年轻感。听着《Burn down cities》,从肖邦转调到华尔兹,一招出其不意。然后听到《New Generation Amplifier》,硬朗到吃惊。《肥宅朋克》可能最接近现实中的他们自己,我也要喝口肥宅快乐水
Funk 本是荷尔蒙生猛的跳舞音乐,登陆上海滩便在如火热情之上多了几分精致的文气。高晓松曾说过中国人(特别是汉人)节奏感的问题,我们这土壤或许真的长不出 James Brown 般的野葩,可没准“号外”行呢?另外,歌名是不是偷偷在向 John Coltrane 致敬?
他是想用音乐重现大海吧。大鼓连绵不绝的震动神似海的脉搏,且是夜晚的海,水面上有粼粼波光。规律的潮汐使人入定,线性乐器像飞鱼壮丽过境,此起彼伏但仍是一个整体。 有关沉浮、流浪和希望的歌有无数人唱过,还将被无数人继续吟唱。但我喜欢这歌里的“掖网 掠梦 无闲 无煞”这几个字。它给人的想象空间很阔大。
- By 不具名街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