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曲,从日常的编辑推荐中再次精选而出,是街声给每一首好作品的至高激赏与鼓励。
◌ 《森林的终点是海》聆听使用说明书 ◌ 〔 壹、戴上耳机,开始播放。〕 ❝ 你将会听见: …… 树冠骚莎、海岸潮汐 …… 我们汇流的眼泪,漫成星星。
情感的复调,映射出爱的光芒
想象的过去,真实的未来
19:30.厦门市 厦门集美嘉庚体育馆
19:30.北京市 首都体育馆
达人首选,由街声聘请隐于音乐场景中的音乐人、电台DJ、乐评人写下作品的聆听评论或推荐心得,欣赏作品之余不妨一读达人们的观点,或许会启发你对歌曲的不同想像。
电子乐的冷色基调下,莉莉周她说用一种克制的语气在叙述一些零碎的故事,而乐队名英文用的是“lied"。音乐很冷静,每一个音符与鼓点都留一点余地。男女双主唱,彼此唱词咬合出听觉上的起伏感,放大了歌词的寓言性。找了《猜拳》的MV来看,简直是艳丽到黑暗的残酷青春片,把”猜拳“这个古意的词重新写过。
因一首《我还年轻我还年轻》而名声大震的老王乐队,主唱唱腔非常北方。但他们,还真就土生土长于台湾。EP名《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源自论语,而“老王”则源自网络。借用“隔壁家老王”这个梗的讽刺精神,暗喻他们作品针砭时弊的深度:这首抨击教育的歌曲,以枯燥的反复让人精神一振:这就是中文的《迷墙》!
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总是试图在世上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形状”。偏偏受世俗所限,总有人希望把我们套进所谓的固有成功模式,变成别人的“形状”。对于这种没法解决的莫名愤怒,我在柯泯薰的歌里,找到了出口。“我想要自由,自由的形状呢?我们的自由,自己捏塑着!”但愿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形状”。
去年才发行首张EP《都市病》的台湾乐团Yellow,主唱及词曲人黄宣以Jazz、Funk和Soul为底,加之看似随性实则精细的唱腔使他们的作品有一点点焦虑和许多现代感的Groove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音乐的“国际化”和“现代感”,恰好是这个世界每一处城市差距越来越小“都市病”如流感般蔓延的现状侧写
失眠天文台真是一支神奇的乐队,几首歌风格可以有如此迥异的差别,特别跳跃的年轻感。听着《Burn down cities》,从肖邦转调到华尔兹,一招出其不意。然后听到《New Generation Amplifier》,硬朗到吃惊。《肥宅朋克》可能最接近现实中的他们自己,我也要喝口肥宅快乐水
Funk 本是荷尔蒙生猛的跳舞音乐,登陆上海滩便在如火热情之上多了几分精致的文气。高晓松曾说过中国人(特别是汉人)节奏感的问题,我们这土壤或许真的长不出 James Brown 般的野葩,可没准“号外”行呢?另外,歌名是不是偷偷在向 John Coltrane 致敬?
- By 不具名街声用户